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韧度哈密尔顿图的一个最大度条件

    谢欣宇;王礼想;张宁;

    判断一个给定图是否是哈密尔顿图是一个NP-完全问题。哈密尔顿图与韧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哈密尔顿图必为1-韧度图),给定图的哈密尔顿性成为学者们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从不相邻顶点对最大度的条件出发,通过引入D_λ-圈概念,寻找最优D_λ-圈刻画图的结构特征,最终给出了2-韧度图是哈密尔顿图的一个充分条件,即任意不相邻顶点对最大度大于■。

    2025年02期 v.31;No.138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单位四元数与三维球面

    张龄予;徐勐戬;赵坤;

    通过研究四元数代数的线性表示,文章证明了四元数的共轭变换诱导了二维球面的旋转变换。不同于纯代数证明,该过程具有显著的几何直观特性。同时,通过研究四元数集的复结构,文章证明了在四元数不同的复结构下,单位四元数的任意一个右乘变换均为酉变换。由此,研究得到了不可数多个从三维球面到二阶特殊酉矩阵群的拓扑同胚映射。上述两个结论的证明主要是运用四元数代数的线性表示。此外,文章还得出以下结果,如四元数的左乘变换和右乘变换均为保持定向的变换,以及引理4等。

    2025年02期 v.31;No.138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g-框架扰动的稳定性

    马玉宝;胡永模;

    文章主要研究Hilbert空间中g-框架扰动的稳定性。首先,引入g-框架平方接近的概念;其次,利用Banach空间中基的判定方法和g-框架的对偶理论,构建了一个新的扰动条件,并刻画了g-框架扰动的稳定性定理;最后,在无对偶框架的情况下,给出了g-框架扰动的一般稳定性定理。

    2025年02期 v.31;No.138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惩罚GMM估计的部分线性可加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变量选择

    牛潇雪;赵培信;

    基于惩罚广义矩估计(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 GMM)的正交投影估计方法,文章针对一类部分线性可加空间自回归模型提出了一种变量选择方法。该方法既能在参数分量中选取重要的协变量,又能识别空间效应的显著性。在一定条件下,文章亦证明了该方法的相合性,并得到了参数估计量的收敛速度,最后通过蒙特卡罗模拟研究证实了该方法在有限样本下的可行性。

    2025年02期 v.31;No.138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部分信息与损失厌恶下DC养老金最优投资问题研究

    韩雪伟;夏登峰;杨铭;徐文静;

    为了研究部分信息背景下缴费确定型(defined contribution, DC)养老金的资产配置问题,本文首先应用滤波技术将部分信息转化为完全信息,然后应用鞅方法和拉格朗日对偶理论以求解S型效用函数下的最优投资策略。假定基金经理将资金投资于无风险资产、通胀指数债券和股票,其中股票预期收益率是随机的,且服从均值回复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算例来考察不同目标值对最优投资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目标值较高时,基金经理倾向于将更多资金配置于风险资产,同时减少无风险资产的配置比例。

    2025年02期 v.31;No.138 2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外汇汇率的联动交换期权定价

    刘颖;胡超蕾;刘阳;李文汉;

    在风险中性测度下,文章构造了以外币计价的带有跳扩散过程的股票价格和具有连续扩散过程的汇率所分别满足的随机微分方程。基于真实数据分析发现,外汇汇率在某个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假定外汇汇率在某个区间内变动,并构造了所带有汇率在某一区间变动的示性函数的外汇联动交换期权价格模型。然后,通过选取不同的计价单位,得到了外汇联动交换期权的定价公式。最后,在实证分析中,借助股票价格和外汇汇率的真实数据进行数值模拟,讨论了该期权的价格过程,并进行了敏感度分析。

    2025年02期 v.31;No.138 3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 基于内容特性的光场图像全参考质量评价算法

    张友志 ;汪磊 ;蒋俊明 ;刘德阳 ;

    光场成像可以记录三维场景的空间和角度信息。然而,光场图像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类型的失真,从而影响其视觉效果,因此评估光场图像质量非常重要。目前,一些基于图像块(patch)输入的光场图像全参考质量评价模型,图像块和整个光场图像会使用相同的标签分数,导致了标签噪声的问题。此外,大多数光场图像全参考质量评价模型没有充分挖掘光场图像的结构信息,从而限制了模型的性能。为了进一步提升光场图像全参考质量评价性能,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特性的光场图像全参考质量评价算法。其主要贡献点为(1)从角度空间块中解耦出光场角度信息、空间信息以及结构信息,充分挖掘光场内容特性以提升质量评价性能;(2)对图像块的高维内容特征进行显著性加权,探究图像块高维特征对于光场图像局部质量映射成全局质量的影响,有效解决了标签噪声问题。在3个具有代表性的光场图像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优于当前最先进的光场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2025年02期 v.31;No.138 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基于视觉感知评价及偏好识别的红色文化景观育人机制研究

    聂玮;张弛;王倩;李罡;

    红色文化景观是红色教育的创新路径之一。然而,当前对其视觉感知层面的研究较为薄弱。文章以六安市金寨县为例,借助眼动技术与主观评价量表,构建了红色景观视觉感知评价体系,并识别了红色景观视觉偏好。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被试在红色文化景观感知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2)红色文化景观引起的满意度与敬畏感对红色文化景观的综合评价影响力最大;(3)被试对红色文化主景的视觉偏好顺序依次为小品雕塑、建筑、服务设施;(4)当前景观文化表达较为表面,随着被试对景观空间内容的认知加深,视觉层面上难以进一步感知到文化氛围。研究结果为金寨县红色景观营造、要素提质设计等提出了科学策略,也为红色文化景观综合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02期 v.31;No.138 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结合自注意力机制与深度强化学习的图像哈希算法

    王笑笑;蒋常玉;艾列富;

    传统图像检索方法已难以处理海量数据,基于深度学习的哈希技术已成为发展趋势。针对深度哈希方法在处理复杂图像特征时表达能力受限以及循环神经网络在处理远距离特征时可能存在遗忘的问题,文章采用了一种结合自注意力机制与深度强化学习的图像哈希方法(CSADH),该方法采用了Vision Transformer结合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设计的图像到标记模块的网络,来共同提取图像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从而解决图像特征表达能力有限的问题。此外,为了解决RNN在处理远距离相互依赖特征时存在的遗忘问题,本研究引入了自注意力机制,并将其应用到RNN中,使其更容易捕捉图像中的长距离依赖特征。最后,通过详细的实验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

    2025年02期 v.31;No.138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化学与生命科学

  • 一种新型发光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发光特性

    余强红;陈正祥;徐衡;黄荣谊;

    文章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发光配位聚合物Zn_2(biq)_2(5-aip)_2(1)(biq=2,2'-二联喹啉,5-aip=5-氨基间苯二甲酸),并用元素分析、FT-IR和单晶X-光衍射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一维螺旋链,并通过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同时,热重和荧光光谱分析发现,该物质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荧光特性,并且能够有效地检测低浓度的硝基苯,其检出限高达3.99×10~(-7) mol/L。因此,该配合物可以作为荧光探针来检测硝基苯。

    2025年02期 v.31;No.138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高通量第一性原理计算单层MoS2载流子及其磁性研究

    詹庆;武慧婷;张振霄;葛威龙;李雨凡;刘赵文;

    单层二硫化钼(MoS_2)因其在晶体管和器件应用中的优异性能而备受关注。文章基于第一性原理的高通量方法,系统研究了元素掺杂对单层MoS_2的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及其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A~IVA和VIIA族元素掺杂可以在单层MoS_2中引入磁性,其中,Co、Rh、Cu等过渡金属元素的掺杂可以使体系产生显著磁矩。此外,IIA~VIA和IB~IVB族元素的掺杂会使体系呈现p型掺杂效应,而VIIB~VIII10B族元素则表现为n型掺杂效应。该研究相关结论为MoS_2的功能化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02期 v.31;No.138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资源与环境科学

  • 不同灌溉模式对稻田甲烷排放及其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黄可谈;胡乘胜;施兰霞;郑雷;张羽;唐先进;吴瑛;

    文章基于试验田基地水稻种植,研究了三种灌溉模式(常规灌溉、间歇灌溉和蓄雨间歇灌溉)对稻田的甲烷(CH_4)排放及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模式相比,间歇灌溉模式的CH_4排放量在水稻分蘖期和抽穗期分别降低了42.8%和70.5%,且CH_4减排效果最佳;同时,蓄雨间歇灌溉在节水效果上最优,其能够减少约20%的灌溉水量;此外,两种节水灌溉模式也显著提高了稻田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有助于进一步减少CH_4排放。总体而言,间歇灌溉和蓄雨间歇灌溉两种模式都能够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实现良好的节水和CH_4减排效果,建议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推广该类模式。

    2025年02期 v.31;No.138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薄片鉴定及压汞试验的深部灰岩微观发育特征研究

    徐佳懿;刘启蒙;柴辉婵;

    随着煤炭开采持续向深部推进,两淮矿区煤层底板岩溶水害问题日益突出,岩溶裂隙作为地下水储存与运移的重要通道,精确查明其发育情况及内部结构特征对矿井水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朱仙庄煤矿为研究对象,明确其深部灰岩孔隙特征与发育规律,并运用岩石薄片鉴定与压汞试验方法对太原组灰岩(1灰至4灰)进行微观研究。结果表明,灰岩的裂隙宽度随埋深呈正相关,同时1灰和2灰裂隙多被方解石及生物碎屑充填,而3灰和4灰则以未充填的大裂隙为主,尤其是4灰裂隙宽度达116.6μm。压汞试验数据揭示了灰岩的孔隙率亦随着埋深递增而逐步增大,且3灰和4灰孔隙率相比1灰和2灰更高,岩溶裂隙于垂向上展现了良好的连通性,易形成导水裂隙空间,在后期岩溶水防治中应予以重点关注。

    2025年02期 v.31;No.138 9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熵权法耦合模糊评价模型的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研究

    余学平;张梦缘;陈恒飞;李则婵;张芬;王代远;陈书琴;

    文章构建了一种熵权法耦合模糊评价模型,并基于华北8座污水处理厂的公开数据进行了精确性和普适性验证,同时对典型污水处理厂改造与新建(综合改造)工程实施前后的运行效果进行了科学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克服年代和区域限制,准确反映工艺代差,并通过总得分的形式来直观、科学地评价运行效果。同时,模型的分项得分有助于筛选出进一步提升运行效果的限制因子,从而显著提升日常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分析发现,熵权法对各指标的独立性要求较高,其中TN(NH_3-N)和TP去除率是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评估最重要的两个环境效益指标,而且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的吨能耗指标权重小于吨水耗指标。

    2025年02期 v.31;No.138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高等教育与教学研究

  • “新工科”理念下地理科学实践力培养体系改进研究

    顾洪亮;倪韵章;余光明;孙俊;

    不断提升地方高校师范专业实验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是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文章以安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为例,从实验实践类课程整体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地方院校实验实践类课程教学体系的现状。针对本专业实验实践类课程教学存在的现实困境,并基于“新工科”教育理念,本课程教学团队从深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搭建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完善实践内容体系、革新传统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评价模式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新工科”背景下开展理工科实验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2025年02期 v.31;No.138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量子信息科学专业教育教学模式探讨

    宋学科;王栋;叶柳;

    量子信息科学是量子物理学与信息学的交叉学科,着力培养适应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量子信息科学复合型人才。文章分别从量子信息科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合肥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对接、量子信息相关的学术报告会和科普报告会四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在量子信息科学新建专业教育教学中的前期探索、经验以及成效。通过这些举措,期望能够切实提高我校量子信息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帮助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制高点,并构筑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优势。

    2025年02期 v.31;No.138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趣味化学助力“物理化学”的“四个课堂”建设

    白国梁;王春花;郭畅;吴腊霞;宋小威;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将趣味化学融入“物理化学”的“四个课堂”建设意义深远。针对“物理化学”课程抽象性与逻辑性强的特点,文章系统探讨了趣味化学融入该课程的策略。笔者教学团队通过深入挖掘趣味化学的实验元素,积极构建理论课堂、科普实践课堂、学科竞赛课堂与云端课堂的多元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探索经验,并重点阐述了趣味化学助力“物理化学”的“四个课堂”建设的具体内涵和建设成效。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理论教学参与度,有效化解专业课程学习难点,有力促进知识内化吸收,为优化“物理化学”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创新路径与实践范例。

    2025年02期 v.31;No.138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光纤干涉技术在大学物理综合实验的开发与设计案例

    王明远;易明芳;

    光纤干涉仪(optical fiber interferometer, OFI)具有高灵敏度和非接触测量等优点,适合将其引入到大学物理综合实验教学中,以帮助学生理解光学干涉原理及其工程应用。基于此,文章设计了一项基于光纤干涉仪的位移测量实验,其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相结合,构建涵盖了光路搭建、信号采集与数据分析的教学模块。该实验有助于解决传统干涉仪实验操作复杂的问题,提升了教学的开放性与实践性。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有助于学生对干涉测量技术的理解,增强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2025年02期 v.31;No.138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